
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新玉路3号
邮编:518133
联系人:钟小姐
电话: 0755-29627049
手机: 13825258774
邮箱:zyhivy@live.cn
科研动态 | 西北大学花秀夫教授团队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FM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
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近日,我校花秀夫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王训教授,在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》(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dfm.202519368)发表重磅研究,提出“相转化 - 热压复合工艺”创新策略,成功解决氮化硼纳米片(BNNS)在聚芳醚腈(PEN)基体中的分散难题,制备出兼具高介电常数、高击穿强度与优异循环稳定性的 HPBP-x 复合薄膜,为柔性介电储能材料发展提供全新思路。
1、背景介绍: 在新能源储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,聚合物介电材料因兼具高击穿强度与优异加工性,成为超薄薄膜电容器、脉冲功率设备等领域的核心材料。然而,传统聚合物介电材料普遍面临 “介电常数与击穿强度反向耦合”的难题——一方提升往往伴随另一方下降,严重限制了高能量密度储能器件的研发。 2、成果简介: a、核心痛点:BNNS 分散难题制约性能提升 聚芳醚腈(PEN)作为高性能工程材料,凭借出色的热稳定性、力学性能与成膜性,在介电领域备受关注。但纯 PEN 介电常数较低,难以满足高能量密度需求。 科研人员常通过引入无机填料改善性能,其中 BNNS 因超宽禁带宽度带来的优异绝缘性、热稳定性,成为理想选择 —— 理论上,BNNS 可同时提升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与击穿强度。但实际应用中,BNNS 与有机聚合物相容性差,易团聚、难分散,不仅无法发挥性能优势,还可能引入界面缺陷,反而降低材料击穿强度。 传统表面改性方法虽能一定程度改善分散性,但效果有限。如何实现 BNNS 在 PEN 基体中的均匀且定向分布,成为突破性能瓶颈的关键。 b、创新方案:“相转化 + 热压” 双工艺实现精准调控 为解决这一难题,团队设计了一套多步骤、高精度的制备体系,核心可概括为 “三步法”: 第一步:制备 PEN 接枝改性 BNNS(PEN@BNNS) 改性后的 BNNS 表面引入与 PEN 基体结构相似的聚合物链,大幅提升相容性; 第二步:相转化法构建蜂窝状多孔复合膜(FPBP-x) 通过相转化工艺制备多孔薄膜,PEN@BNNS 因疏水性与 PEN 分子链相互作用,定向分布在多孔膜的骨架中。 第三步:热压成型获得致密复合膜(HPBP-x) 热压过程中,定向分布在骨架中的 PEN@BNNS 进一步形成平行于膜平面的有序分布 。 c、性能突破:介电储能性能跨越式提升 (1)放电能量密度:HPBP-9是纯 PEN的 2.5 倍; (2)循环稳定性:200kV/mm 电场下循环 10⁴次后,充放电效率仍保持 95% 以上,无明显性能衰减; (3)热导率:HPBP-9 热导率达是纯 PEN的 3.5 倍,有效解决介电材料散热难题; 团队通过 KPFM、TSDC 测试与 COMSOL 模拟,揭示了 HPBP-x 高性能的核心机理: 电荷陷阱调控:PEN@BNNS 在基体中形成规则排列的电荷陷阱,陷阱能级深度达 1.91eV,可有效捕获空间电荷,抑制泄漏电流(HPBP-9 泄漏电流密度仅 1.04×10-⁸ A/cm²,较纯 PEN 降低一个数量级); 总结与展望: 该研究创新性地将相转化与热压工艺结合,通过调控填料分布破解了聚合物介电材料“介电常数 - 击穿强度”反向耦合的难题,为柔性高能量密度介电储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全新范式。